
《論語·先進》記載:閔損,字子騫,春秋時期魯國人,孔子的弟子,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。孔子曾贊揚他說:“孝哉,閔子騫!”他生母早死,父親娶了后妻,又生了兩個兒子。繼母經常虐待他,冬天,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,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“棉衣”。一天,父親出門,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,將繩子掉落地上,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,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,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。父親返回家,要休逐后妻。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,說:“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,休了母親三個人都要挨凍。”父親十分感動,就依了他。繼母聽說后,悔恨知錯,從此對待他如親子。
【感悟】古語云:“有忍,其乃有濟;有容,德乃大”。?閔損雖然年少,但能夠忍辱負重,修悟自己,仁慈友善,通過顧及弟弟打動了父親,繼而感化了后母,用大局大利制約小我私利,其以德報怨、寬容大度之舉令人感動,也值得我們黨員干部及廣大群眾學習借鑒。